-
高中辅导
-
初中辅导
-
小学辅导
-
京太校区经开区校区:
郑州市经开区南三环凤栖路交叉口
秦岭路校区:
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伊河路交叉口向南300米
-
京太微博
扫描加为好友 -
京太微信
扫描加为好友
改革要点一览:
中考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为4+6+1;
将于2018年启动高中自主招生工作;
加大综合素质评价在中考录取比重;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或由志愿高中来定;
2018年中考加分项或有变化。
以下为小编删减后留下的与大家相关度较高的部分政策原文及解读内容: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
总体思路
针对当前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录取唯分数、加分项目不合理、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影响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按照整体设计、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平稳过渡的原则,有序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
合理确定年度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并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各地要按照省下达的年度招生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市、区)、到校,并划定分市、县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小编解读:河南各地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有不同,根据当地当年考生中考整体分数情况进行划定,这条控制线是个分水岭,线上可以就读普高,线下只能选择中职中专。目前状况是每年大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下的孩子并没有就读中职中专,而是选择了辍学打工。这一现象也是接下来教育局要解决的问题。
2.增加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机会
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小编解读:目前河南高中(普高+职高)的毛入学率仍然不高,省教育厅计划到2020年,各县(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低于85%,主要就是提高中职中专学生的入学率。目前对这部分学生给出了很大的支持,包括免除学费并给职专学生一定生活补助等措施。
3.促进升学机会公平
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不得低于当年学校招生计划的5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中招升学考试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 这部分是中考家长需要特别留意的内容
1.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继续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名称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学业水平考试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减轻学生备考负担。
小编解读: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见下图,从课程方案表上来说,除了已经确定的地理、生物将纳入中考项目之外,艺术类(音乐、美术)科目也将纳入中考,实行随教随考随清。具体是否从2017年初一入学新生开始,还要看具体政策发布。
其中:
①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
② 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③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科目的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和表现等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以上各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呈现。
▼ 招生录取计分科目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理化生实验操作)模式,将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操作作为录取计分科目。
▼ 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市可将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统考科目的分值,由省教育厅统一设定;由省辖市确定科目分值的,需报省教育厅审核。
小编解读:目前来看,将会按照现行考试方案中全省统一文化课分值,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目的分值则由各地市来定,以分数或等级呈现。例如目前洛阳市中考中加入了计算机以满分1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而济源则将音乐、美术以分值计入中考总成绩。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3.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小编解读:让学习不再变成死读书,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学习也会更加有乐趣。但因为考察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以后的考试可能会更难,书本上的现成的东西考的越来越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现象。除省定加分项目外,各地不得自行增加加分内容。2018年5月底前,出台我省减少和规范中招考试加分项目的具体意见。
小编解读:明年中招的家长需要留意,加分项目可能会有变化。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2018年启动我省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试点学校将从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中遴选产生。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提出考核内容和录取办法。合理确定自主招生规模,一般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5%。自主招生测试环节安排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结束后进行。
小编解读:从本段中可以看到,高中自主招生政策将从2018年中招开始试点,文中所述“从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中遴选产生”,以下为2017年4月份河南省最新发布的一个关于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进行公示的通知,河南省共有三十所学校,如图所示:
注:黄色部分为郑州市省示范性多样化高中,具体会选择这些学校里的哪几个作为试点学校,我们拭目以待!
3.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按照学校自愿的原则,民办普通高中可向学校审批机关提出跨省辖市招生申请。
4.改进录取方式。
普通高中录取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普通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各地可积极探索辖区内普通高中开展联合招生试点工作,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到各校,逐步形成公平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普通高中的办学积极性。
小编解读:2017年之前中招录取主要依据是文化课分数,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并不高,仅仅是合格即可。接下来的中招录取可能会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具体操作可见下文“启动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部分的内容。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
2.强化考试安全。
3.规范招生行为。
4.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五)启动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
确定许昌市、濮阳市先期开展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点从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全省改革积累经验。
1.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
试点地区在省统一确定的录取计分科目外,可以探索将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并以一定分值计入招生录取总成绩。对其他未被选入录取计分的科目,应设定等级要求。
2.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作用
试点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体的评价办法可采取两种方式:
▼ 一是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高中阶段学校为主成立评定专家组,依据初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给定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志愿的每位初中毕业生评价结果。探索建立区域内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评价。评价结果应在中招考试成绩发布前公布。
▼ 二是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结果,合理划定每所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比例,由初中学校给定每位初中毕业生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在中招报名前公布。
评价结果一般以等级形式呈现,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前要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的等级要求。
小编解读:以前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结果都是由初中学校自己来定,但是根据这份通知来看,综合素质评价或将由该生所报考的志愿高中来评定。同时每个高中还有自己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等级使用要求,那么所有初中学生报考高中时将不能再唯分数是论,可能存在因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过低而与心仪高中失之交臂的情况。
3.统筹推进考录模式综合改革。
2017年12月底前许昌市、濮阳市出台试点工作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审核后公布,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合理确定进入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的时间节点。试点之外的地区,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省范围内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
小编解读:2018年中考已经确定的是许昌市、濮阳市,郑州市如何规定还要看明年政策发布情况。但是可以确定的是,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这个办法将全省铺开实施。
三
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2.深化教学改革。
3.提升保障能力。
4.做好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