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京太教育!

0371-56616582

来京太,赢未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高考 >高考60天成绩不理想是否应该复读?

高考60天成绩不理想是否应该复读?

来源:考生网 日期:2020-05-08
    今年复读学生将会面临重大挑战
高考复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择复读的考生呈现愈发增多的趋势."二战热潮"渐渐掀起.更有部分考生并非落榜,而是为了冲击更好的学校,这在一定概率上给应届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无形中导致了复读现象的恶性循环.
 
    当下国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教育教学资源是宝贵的,为了承担这部分"二战"的学子,不管是国家还是相关教育部门都需要抽出人力和资源.不少省市已经开始了高考复读禁止制度的明文颁布.像云南、四川、贵州、黑龙江等城市已经根据当地省教育厅的规定,取消高校复读班.
 
    针对这一政策,网友们也都炸开了锅:
 
    网友一:
 
    如果取消的话,你让那些发挥失常,不甘心的考生何去何从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你自己应届没考好,不想去那所学校,你难道不会抓住复读这个机会吗?至于公不公平的问题,就有点搞笑了.要知道,复读生的压力是比应届生更大的,应届生更有优势啊.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复读生有经历了,会更稳,也可以说复读生多读一年,知识储备更多,但也可以说,复读生不乏有以前浑浑噩噩过了三年,然后后悔的,成绩很差,然后可能会很吃力,跟不上.公不公平的问题都是各有说法的,而且,别人高中三年,复读生四年.多一年换个机会难道还不行了?
 
    网友二:
 
    应该,这个是一个求学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高考去往心仪的学府求学,什么叫取消复读,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工作了以后依然参加高考.换个角度说,是不是也断绝了应届生的一条路呢,只有一次机会的应届生也是挺可怜的吧.现在的应届生都是用的两年的时间就能基本学完了高中知识,剩下的约有一年的时间都在复习,而复读生虽然说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可是仍然有人考的并不理想的,那为什么同等条件下一些应届学生就能考的很理想,那些要求取消复读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这个机会是公平的只有自己努不努力.
 
    网友三:
 
    为什么取消呢?取消就意味着被关上一扇门.那些没有考好,发挥不好,或者专业没选好,或者出去不适应的同学,岂不是给他们把另一条选择的路卡死了?这是不利于一些孩子的,本想通过重新报考给自己,反被取消,这样做的话会把那些孩子逼到不好的境地的.
 
    网友四:
 
    复读永远也不能取消,只要高考(科举)存在,就有公民升学的权利,高考读大学不是就业的必经通道,而是提升自己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而复读是备考的一种途径.公办中学不能招收复读生是防止学校唯利是图,但社会,民办办复读确实利于社会.
 
    也有说法讲现在已经没有复读生这个概念了,只有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区别:应届生=高三应届,往届生=社会考生,复读一年=毕业一年,毕业一年与毕业十年统称为社会考生.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复读,你的付出的将远超之前的复读考生的付出.不仅仅是一年的时间精力还有更多花费.
 
    2/当下二战现状
 
    新高考改革来袭,二战面临空前压力.我们都知道,目前的高考正在不断地改革,现在的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察,与之前的高考考查形式有非常大的不同.国家也在教育大方针上给到教育改革很大的支持.从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及广东8个省市将实行新高考改革.
 
    那么60天之后的高考将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届.现在的高三考生,面对的还是语数外+文综/理综的旧高考模式.
 
    而新高考则采用了3+2+1模式:语数英各150分,总计450分,计入高考成绩.物理或历史各100分,计入高考成绩.剩余"四选二"(地理、政治、化学、生物)各100分,按照等级赋分,也是每科100分,共200分,计入高考成绩.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不分文理,数学再也没有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60天后的考生来说,你的文理科优势会被削弱.
 
    而如果要选择其他组合,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追赶应届生,补上之前落下的课程,这对二战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而新高考的新也不仅仅是科目组合的新形势,对考生有直接影响的更是在考题的思路和设置上,考核的知识点变动更改也许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但考核思路和答题思维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变革,通过近几年的试题研究我们也能发现,出题人已经将考试的重点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往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的考核上转移.这一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对于二战选手来说,更多的还是挑战.毕竟又一轮的系统复习更多的还是在理论知识上给我们加强和提升,而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的提升训练则是无法单纯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去提升,还是需要名师的指引,在思维上去提升.
 
    此外,因为新高考模式的实行,各大高校的招生要求也将会有一些变化.作为二战选手,我们就不得不好好研究一下除学科知识以外的形势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些高校专业的招生要求,熟悉新的模式.
 
    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同一条路
 
    是否应该二战,不是仅仅取决于你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的.
 
    那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二战呢?
 
    1. 做决定之前,清晰的自我认知:问问自己,选择二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自愿的吗?因为根据经验来看,经过二战能够获得成绩明显大幅提升的基本都是自身有复读意愿的学生.有相应数据可以看到,真正通过复读去获得明显提升的人数占比只有每年参加复读的20%不到.
 
    2. 对未来的规划:"是上一所不太满意的二本或者三本院校,还是选择有风险的二战?"毕竟在某种性质上来说,选择二战也像是赌博,与其选择未知的东西,不如努力拼一下,大学继续深造.
 
    3. 是否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二战的压力不会比应届小,相反,在很多地方,二战的压力会比应届大好几倍.在这样一个紧张且高强度的高三学习状态下奋战了一年,高考结束后的片刻轻松让之前的学习状态显得更加压力巨大且紧促.心里的状态也是决定自己能否二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否还能再经历一次这样高强高压的学习或者说比之更甚的高压学习,也是值得谨慎思考的问题.
 
    4. 2020年是新高考试行的交替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新的改革和政策不仅不能让复读生的优势得到提升或者凸显,更有可能因为政策的调整使得复读生在本省的优势变得不明显或者转变为劣势.考生还是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去了解对应地区的政策,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综上:二战不是再"忍"一年这么简单,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好心态并有坚持学习的韧劲儿.但这条路也真真不是适合所有人去走一遭的.对于有的人来说,是胜券在握的赌,对于有的人来说,却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4/把握现在才是你应该做的
 
    在小编看来,不管你此刻是否决定复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因为不管如何抉择,2020的高考,我们仍然要拼尽全力.
 
    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最后的60天应该怎么办?
 
    我所接触的学生中,在最后60天的时间提高分数大有人在,有的人甚至提高了100多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么短的时间想要提高100分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把这100分均摊到每一天,每天要提的分还不到两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跟对老师,用对方法,提高100分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要做的就是校正自己的观念,树立提分信心.有很多同学,直到现在这个节骨眼还依然盯着某一科目死钻牛角尖,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树立一种全局观念--高考看的是总分,也就是说,整体分数提高的优先级要远远大于某一科目的提分.
 
    再者,新高考越来越偏重对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而狂刷题海则费力不提分.能力的提升,唯一的捷径就是跟着更高水平的老师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方法,才能在考场中以不变应多变的考题.因此,时间越是紧迫,越要放弃无效的付出,跟对老师,落实科学的方法,实现快速逆袭.事实上,每年我们的学员都有一个月仅化学一科就提高60~70多分的.
 
    所以说,截至现在距2020年高考还有60天,与其把时间纠结在是否应该二战上,不如好好把握现在,从此刻开始,抓紧可以抓的住的每一分每一秒,查缺补漏,提升自己,提高成绩!也许当你走出考场的时候,这个是否二战的问题对你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已经完全不需要考虑.
 
    写在最后:复读,真的是最无奈的退路.向前,我们要跟千军万马一起冲上独木桥,给自己拼出一条路.退后,二战之路道阻且长,且这条路一定会比向前更难.所以,努力吧!就现在!就在此刻开始,不要放弃,哪怕拿着一手还不错的底牌去赌也比没有底气的孤注一掷赢面要大!

用微信扫一扫

京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