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京太教育!

0371-56616582

来京太,赢未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高考 >2021高考时间确定!高三全年大事件表

2021高考时间确定!高三全年大事件表

来源:考生网 日期:2020-10-17
    高中英语提分必备:
 
    短语、单词、高频词、作文,听力,你想要的资料这里都有,领取点击:资料在阅读今天这篇文章前,请允许我插播一件很重要的事.
 
    最近,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在"订阅号消息"里,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了,这就有可能导致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精心准备的内容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一定要【星标】我们哦!
 
    另外,经常留言、转发、点【在看】,也有助于我们每天都能见面哦!抱紧我,从此不走散~10月14日,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了2021年高考月历,如无意外情况,2021高考仍会按照往年情况在6月份举行.并提醒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
 
    2021年每个月都有哪些高考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值得我们注意呢?一起来看看.
 
    2020年10月高考报名办法发布10月,各省陆续发布高考报名办法.考生可及时关注省级招办发布的报名要求,深入了解报名条件、报名方式、注意事项等,提前做好准备.
 
    特殊类型招生信息陆续发布各省将陆续发布特殊类型相关信息,如艺考说明、艺术类招生规定、统考信息等,考生和家长可及时关注.
 
    三大招飞持续进行空军、海军、民航招飞初检预选持续进行中,具体可参看各地招飞选拔流程和初检日程安排.
 
    2020年11月高考报名各省份高考报名一般从11月开始拉开帷幕.考生要根据省级招办的统一安排,在指定时间、地点报名.
 
    大部分省市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考试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时进行,相关考生可及时关注报名规定中的报考要求.
 
    考生和家长可通过阳光高考招生政策栏目来了解各省的最新信息,还可登录阳光高考地方站,有针对性地了解某省的信息.
 
    2020年12月艺术类统考部分省份将进行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各高校陆续公布艺术类专业招考政策.
 
    其他特殊类招生根据往年安排,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政策也将在12月集中发布,如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密切关注.
 
    港澳高校内地招生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将陆续启动.各港澳高校将举行招生说明会,预报考港澳高校的考生可以及时关注港澳高校招生动态.
 
    2021年1月艺术类校考报名除了省统考以外,很多考生还要参加艺术类校考,1月将有不少艺术类高校开始校考报名,考生需及时关注.
 
    特殊类型招生已报考其他特殊类型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的考生,要按高校要求准时参加测试.
 
    2021年2月艺术类专业校考寒假期间,大部分院校的艺考陆续开考.考生要仔细研读已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考试时间、地点、项目等具体内容,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特殊类型招生简章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体育类、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简章仍在陆续公布,考生家长需及时关注.
 
    2021年3月强基计划招生启动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36所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工作.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政策,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可关注阳光高考网站相关信息,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按时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各省高招规定陆续公布3月至5月各省市招生工作规定将陆续出台.考生和家长注意查看所在省市对考试组织、志愿填报、录取管理等详细规定.
 
    高考体检根据往年经验,部分省市高考体检安排在3月进行,考生要在学校(或报名所在地招办)组织下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前,考生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体检中发现身体指标有异常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专业.
 
    2021年4月强基计划报名启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政策,4月强基计划网上报名启动,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根据高校简章要求参加报名申请.
 
    高校专项计划报名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在4月完成报名申请.
 
    2021年5月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章程5月高校会陆续发布当年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录取规则的重要途径,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参阅.
 
    高招咨询会部分高校将陆续举行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一般安排在周末.考生和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参加,可通过高校咨询会了解详细报考信息.
 
    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招生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招生等有关政策出台.
 
    2021年6月2021年高考根据往年情况,高考安排在6月7日-8日举行,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
 
    成绩查询、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高考后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要及时关注和查询.
 
    网上咨询6月各省、各高校的咨询活动进入高峰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一般也在6月启动.
 
    强基计划校考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政策,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举行.试点高校对入围考生组织高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
 
    志愿填报目前所有省份都在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及时关注本省填报志愿的有关政策和时间安排,结合各省下发的报考材料,合理填报志愿.
 
    军检报考军事类院校的考生要根据省招生办公布的相应安排,按时参加政审、军检、面试等.
 
    2021年7月高招录取根据各省往年高考进程,7月起高招录取工作全面启动.考生对于录取进程要心中有数,关注相应批次录取进程,及时查询录取结果.
 
    本科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间很短,未被录取但符合相应条件的考生,还要重点关注征集志愿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以免错失录取机会.
 
    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录取各省市开始陆续填报高职(专科)批次志愿.
 
    高校寄送录取通知书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高校寄发通知书.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给考生的,还有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考生家长要学会辨别真假通知书,避免上当受骗.
 
    2021年8月高职录取及征集志愿各省市高职录取将在本月全面开始,具体时间请查询各省考试院网站或各省市录取日程,另外要及时关注各省考试院网站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
 
    警惕高招诈骗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进行中,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案件也进入了高发期.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谨防高招诈骗.
 
    了解资助政策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不必为学费和生活费犯愁,资助政策已覆盖求学全过程.
 
    本文内容根据往年情况综合整理,如因疫情等原因有所调整,请以教育部和各省招办官方最新发布的通知为准.
 
    以上信息来源于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从2021年起,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夏季高考总科目由旧高考"3+文/理综"的5科增加到了9科,考试时间自然会调整.有网友参考"3+3"各省的考试时间安排,预测了"3+1+2"高考会考4天.
新高考采用"3+1+2"
    大家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考4天心态都要崩了呢?
 
    先别慌,以上时间表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有些细节各地区还是不太一样.例如广东夏季高考政史地物化生选择考的考试时间为75分钟/科,而非上述时间表中的90分钟.
 
    另外,使用3+1+2的这8个新高考地区用卷情况应该也有一个区别.例如福建、河北、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可能是新高考全国1卷;辽宁、重庆等就可能是使用新高考全国2卷.(具体请以考试院发布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天数增加对于家长的后勤保障要求提升,需要更好的提前做出准备,例如考场较远的要提前预定宾馆,统筹规划.学生则要求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由两天变3天/4天,期间某一科一旦失误,学生更容易造成心态崩溃,压力会更大.
 
    紧张状态保持的时间越久,越容易引起其他意外情况发生,例如忽然闹肚子、发热等.
 
    如果你在这之前一直没学好,想要在高三一年快速提高成绩,想要在高考中逆袭,怎么办?以下是一位往届高考生分享的经验(要知道,人家高一高二成绩也不好,但高考可是考到了630哟),供大家参考.
 
    高三是在我目前为止平凡的人生中唯一一段特别的经历,非常想和大家分享.
 
    高一高二我特别贪玩,混到高三在班级里大概四五十多名,教材上的化学方程式都背不出.某次化学老师让我上黑板,非常基础的方程,结果几个人只有我做不出来.老师鄙夷的看了我一眼,然后让我同桌一个踏实又努力的女孩子上去顺利写了出来.
 
    我虽然非常喜欢我同桌和化学老师,却怎么也忘不了当时老师的眼神和那种耻辱……然后就突然发誓说要考清华,一定要上.
 
    以前的我是个有点不待见努力吭哧吭哧做题这样行径的爱耍小聪明的孩纸.因为知道自己缺乏长时间集中力这个缺点,所以从最开始到最后都是以高效率为原则的.
 
    前提是认真跟着各科老师高三的总复习.复习是一个重新跟上的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有时间追基础知识了,尽量不要抛下学校的学业去独立复习.然后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额外给自己开小灶.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
 
    1、让教材滚瓜烂熟.
 
    我在高三找到的一个看书的学习方法是回想法.对于需要我背诵或者特别熟练的内容,光看是没用的,记不住.我会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书,自己把这一段写下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自己把这一段的知识结构整理写出来.当你能产出的时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时候,就这样一点点把所有教材全扫一遍.
 
    当时即使是看教材不那么重要的科目,我都会发现很多老师甚至没强调的细节,非常有收获.
 
    2、要选择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参考书.
 
    大家都在用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定要去书店,挨个一本本看.什么样的参考书是好的呢?讲基础知识多,有所扩展,并且有很多原创的知识整理,能把教材里的整个知识网络清晰地展示给你看.题目不一定要多(题目可以买专门做题的书),甚至都不一定要做.
 
    同时这本书一定要看起来很容易,有的书会讲的很晦涩或者选题很偏.多翻翻,甚至找一个你一直弄不明白的知识点,看看那本书你站在那里读5分钟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对了.
 
    然后,随着老师的总复习脚步,同步去把这本书以及教材搞透.
 
    这件事情,要用几个月去做.高三老师天天发卷子留作业,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要充分利用,不用着急去一本本做题(这期间跟着老师也能做不少题了),即使是你身边的大牛已经开始查缺补漏了--有一天你会超过他的.
 
    如果能完成,那么这时候你的成绩一定已经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了.
 
    就是把吃透的知识转化为实战的能力.
 
    高考虽然有灵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题思路--因为它总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去考察教材的某个部分的.这时候我们要选择的参考书,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总结主要题型的书.
 
    很多书里面一堆题,然后分类很乱.记住,要突飞猛进,我们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时间更有限,题海战术最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条.
 
    关于错题本,当时其实我也弄了一个.但除了第一次写上的时候帮助记忆以外,基本没翻过……我认为更有用的是总结题型并且记到自己脑袋里.
 
    吃透题型后,每看到一个题目,我们都能在心里大概浮现出这个题目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应该从哪里入手作答.实话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基本你考试就能所向披靡了!
 
    战场,即是模考.到复习后期,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型的,正式的模拟考试.基本模拟高考.老师还会把每次考试的成绩打出来供比较分析用.这就到了我们刷荣誉的时候了!
 
    这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实现两件事:
 
    1、验证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考试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实验场所,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复习达到了一个什么效果.我希望你在这时看到的是不断上升的排名,这说明你的努力非常有成效.但是如果不是,也不要着急.我当时是奇特的以好一次坏一次的节奏,总体上升,最后几次才保持了连续上升的趋势.
 
    2、检测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如果模考不尽理想,那也是个好事.因为你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模考其实还是个试验场,你可以尝试不同的考试的策略,做题方法(比如作文的不同写法,英语阅读的不同读法等),并且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
 
    当时我有那么一本日记,除了写写日常心情鼓励鼓励自己之外,还会对每一次模考彻底分析.包括记录下每科分数,然后逐科分析这一次发挥好在哪里,弱点在哪里,什么地方该拿分却丢分了,什么地方是本身掌握的就不够,什么地方是题目出的太偏不要在意.写出来,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客观看待考试结果的过程.还可以之后翻看.
 
    另外在这样的日记的最后我还会决定一下之后的复习该干什么,下次考试该尝试什么样的的方法等,之后的行动就明确了.
 
    我就是通过这三件事成为"黑马"的.
 
    关于紧张考试紧张大抵是因为没有信心导致,害怕失败.信心的有无跟准备充分与否有关,但是害不害怕失败我们自己可以控制.我们是希望模考每次都发挥超常导致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弱项导致高考不靠谱呢?还是希望模考可以充分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让我们可以去把它们各个击破?
 
    关于励志即使我走的是追求效率而非题海战术,也不得不说,这个过程的确非常枯燥.
 
    曾经好多次在漫漫晚自习里抬起头来,长叹口气.学习这件事必然是没有玩游戏乐趣大的,所以一个目标,精神上的鼓励非常非常重要,否则很难坚持.
 
    以前回校的时候曾经和学弟学妹说过,你现在的排名除以十,能考上的学校,就是你的目标.据说当时搞得大家都雀跃的人人去除以十……我觉得这个没错,但最关键的在于你要去给自己洗脑让自己相信真的非这里不去.光嘴上说说我要去什么学校而心里没底,是没用的.就要破釜沉舟,对自己狠一把.
 
    另外,在那段时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娱乐活动的.高三比较喜欢看《火影忍者》和《钢之炼金术师》.当时看着鸣人那个小吊车尾是怎么一遍遍说着自己要当火影,遍体鳞伤也慢慢坚持的故事,给我很大的鼓励.艾德所说的等价交换的道理,也让我当时深深相信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至少在高考这件事上,努力和回报是基本成正比的)时不时还听听周杰伦"瓜牛",I believe I can fly这类励志小歌曲.保持一个打鸡血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学习时间我非常不提倡长时间连续学习以及熬夜学习这种拼法.消耗掉体力什么的倒还好说,但是精神上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不利于保持高效率.
 
    课间就痛快的玩,和同班同学插科打诨,大声闹大声笑,把压力都释放出来.该学习的时候才学.
 
    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晚上超过10点睡觉,熬夜没什么意义,只是拿放弃第二天的代价来补这一点的罪恶感罢了,要保持头脑清醒.该放松就放松,没事跟同学出去玩玩.
 
    关于报考成绩发生明显提高是在高考当年1-4月份这段时间,也有可能因为考试多所以能看出来成绩的进步.最后的结果请参见如果高考能挤入全省前1%,对今后的生活会有哪些帮助?
 
    不过最后我没报清华,这也是很重要的,目标是一回事,到了报考要考虑很多东西.但那都是在你有一个可以给自己足够自由的分数为前提的.所以那之前不用想太多,朝着光环努力即可.人生又有几次全心全意义无反顾的瞬间呢.
 
    另外每个人情况和环境不同,所以仅供参考,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法才最重要.看到有的朋友说想试试这个方法,在感到非常荣幸和感谢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心,怕这些同学对这个答案太过相信而耽误了自己.
 
    这有点矛盾,既然是我提倡的学习方式,又怎么担心会耽误别人呢?因为100%适合所有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存在的.我只是提出一些可能性而已,至于到底适不适合你,只有唯一的方法--实践.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只有适合你的唯一.
 
    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愿意不断检讨现状,追寻改进方法的心态.
 
    END

用微信扫一扫

京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