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京太教育!

0371-56616582

来京太,赢未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高考 >2021年高考专业选择最全指南

2021年高考专业选择最全指南

来源:考生网 日期:2021-01-08
    10门学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和外语……1月8日,为期三天的2021年1月浙江选考和学考将全部收官.
 
    此次开始,全省赴考人数近55万.1月下旬,将发布本次考试成绩.
 
    因为选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今年的高三学子来说,这相当于是今年首场高考.并且,由于2021年高考政策有不少新变化,所以也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记者在蹲点过程里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现场很少有家长在寒风中伫足等候.
 
    这届家长果真这么"淡定"吗?
 
    并不是!原来,今年的陪考,大多也成了"云陪考"--线上的陪考氛围很浓,家长群里都"沸腾"着.
 
    现场校门口陪考的家长屈指可数家长群里"加油"表情刷屏前天是开考首日.早上7点20分,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考点,大部分考生们已经进入考场.这时,一位考生家长骑着电动车带着考生来到校门口,考生慢悠悠地从家长手里接过准考证、身份证等物品,然后走进考点.看着孩子进入教学楼之后,考生家长也骑着电动车离开了.
高考
    随后,又一位爸爸目送孩子进了杭高校门,然后对着家长群发了条语音信息:"班主任说孩子们都到位了,一切顺利!"在他身旁,一位妈妈在门口和孩子击掌,她说:"现在送考的家长少了,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拉横幅,还是平常点好,怕孩子紧张."而在其他考点,一些住校学生的家长们显得更"佛系".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因为女儿住校,又是在自己学校考,老师管得住,所以相对放心一点.现在的高考如同博弈,有时候家长的脑子真的不够用,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各种规划,他们也不敢乱打乱学校的计划,就一条--看她自己能做到哪一步,需要家长帮忙做什么,"如果有就提出来,我们去做."这三天,每到早上8点,各考点大门关闭后,绝大部分家长都"撤离"了考点,在考点门口等待的家长屈指可数.
 
    记者也明显感觉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现场陪考情况明显随着气温"降温".
 
    "这几天,在家长群里,最多的信息就是一排排'加油'表情."高三学生家长陆女士说,作为家长,他们不希望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关心,只能爹妈之间相互打气,表面上风平浪静,群里面热闹非凡.
 
    在杭州学军中学门口,孟女士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家长.她说,其实7点半前就已经把孩子送进校门了,但她答应过女儿会等到开考后再离开,等着无聊时她会翻看存在手机里的各种考试信息,"跟单位请了一个小时的假,送完孩子考试还得赶去上班.我女儿偏理科平时成绩还好,选考对于之后的'三位一体'测试之类的还是挺重要的,希望她取得好成绩."在杭州市源清中学校门口,也有一位久久不愿离去的妈妈张女士,但她则是偷偷过来陪考的,"我自己其实挺紧张的,总觉得在校门口站会儿心里会比较踏实,就过来了.我还特意选了件红色羽绒服穿,准备穿三天,讨个吉利.上周末娃在家的时候,也没多和她强调高考的事,怕给她压力,就是提醒她别忘了身份证."在杭州第十四中学门口.一位爸爸也停留很久,他说:"我家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怎么考过大试,初升高也是保送的,爸妈心里都有点慌,但是紧张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说完,这位爸爸指了指门口挂的横幅说,希望孩子们都像上面写的那样,"察秋毫,疏而不漏;定神闲,马到成功.""高考气氛变了,但考点防疫的紧张感却是很浓!"杭州市长征中学考点,穿着白大褂的校医站在校门口,给每一个进考场的学生测量体温,她告诉记者,所有考生进入考点都被要求测量体温,均须佩戴口罩,还会统一进行手消处理.学校也备足了口罩等物品,供师生使用.考试当天,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状况,经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就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验证考生健康码由大数据统一管理,考试当天建议考生不携带手机进入考点,以免误带入考场造成违规.若手机带入考场,无论是否故意、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被认定为作弊.
 
    变化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只当年有效几项政策变化值得关注"我们在开玩笑说,要准备失业了!"昨天,杭州某高复学校老师发给记者这么一句话.他的感慨,源自于2021年高考政策的不少新变化.
 
    与往年相比,今年浙江高考成绩的有效期有重要调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2年有效改成当年有效,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
 
    也就是说,这次的选考成绩只能用作今年高考.
 
    总体来看,该调整对绝大部分2021届高考生来说都没有影响,但对于明年想二刷高考的高复生来讲,不如以往轻松.因为以往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是两年有效,可以计入第二年的高考总分,高复生如果对自己此前这几门课成绩满意,再度高考时,一门心思备战语文、数学两门课即可.
 
    而对未来想报考高水平高校的"三位一体"和强基计划的高中生来讲,更应该注重此次考试的表现.根据以往经验,有些高校在"三位一体"初审时就比较看重选考科目和外语成绩,并作为其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参考内容,同时高考成绩在录取过程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高.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综合成绩的组成为:1000(综合成绩满分)=850(高考投档成绩折算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折算成绩)+120(面试折算成绩);复旦大学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面试成绩(占1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占5%)组成;浙江大学综合总分=(高考投档成绩÷750×100)×85%+学校测试成绩(满分100分)×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满分100分)×5%.
 
    而2019年以上三所学校均为:综合总分=高考成绩60%+校测成绩30%+学考成绩10%.从60%的占比提高到85%,高考成绩在高校"三位一体"招生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变化还不止这些.今年高考录取分段也将作调整,录取分段从原来的三段改为两段.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
 
    此外,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2023年起,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这些变化,都成为了家长群里的热门话题.
 
    》》》新闻+关于选考报名对象: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高三学生和社会人员注意:考生在报考前须获得相应科目的学考合格及以上等级.考生限选3科,每科最多报考2次.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确定后不得更改.
 
    关于学考报名对象:我省高中在校生和社会人员注意:在校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各科目学考.每科一次机会,不合格者可继续报考.外语首次考试"一考两用",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可用于高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用微信扫一扫

京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