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是每个中国家庭都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1998年以前,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录取率只有区区5%到7%。
1999年以后,随着大学扩招,考上大学似乎变得容易多了,但大家都不禁想问:如果今天的1000万考生,突然被送回到1998年以前的招生规模,那考多少分才能顺利上大学?
先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1998年以前的情况说起。那时候的高考,真是让人手心出汗、头皮发麻的存在。
1998年以前的高考形势
你知道吗?在1998年之前的高考里,只有百分之五到七的录取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00个人当中,只有不到7个人能考上大学。剩下的怎么办?只能另谋出路,什么参军、就业、自学成才……反正,各种选择都有,但上大学,真的是一条险中求胜的路。
每一支铅笔在答题纸上“沙沙”作响,就像战场上的步枪子弹。那些年,考生们可没时间琢磨“题目是不是出的合理”,什么“题型不科学”也没空讨论。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错了,都是与大学失之交臂的理由。
高考成绩一出,家里有考生的家庭,那几天的空气都凝固了似的。考得好的,家里灯火通明,亲戚朋友送礼上门。考不好的,家里冷冷清清,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几分。邻里间的八卦焦点也从“谁家儿子考了多少分”,变成了“某某家的孩子要不要再复读”。
那些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不光得拼智商,还得有点“搏命”的精神头。上午考完了,下午赶紧复盘,家长们也都在心里默念:“这题,孩子应该能答上吧?”有的家庭干脆全员出动,一家人守在考点门口,指望着孩子能发挥超常。
录取名额紧张,分数线自然高得吓人。最好的大学,非得700分以上的成绩才能稳住。而那些地方院校,虽然门槛稍低,但竞争一样激烈,分数稍有偏差,可能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1999年以后的高考变化
再来看看1999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学扩招后,录取人数一下子就上去了,分数线随之调整。考生们发现,只要努力读书,进个大学还是有希望的。
大学招生规模扩展了47%,1998年只有108万人能上大学,到了1999年,直接增加到159万人。再往后发展到今天,1000万人高考,600多万考生能进入各类大学。
扩招的好处显而易见: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大学的校园,享受高等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基础型人才,大学扩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解决了部分高考“独木桥”带来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扩招带来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有人说,现在的大学学历含金量不如从前了。早些年,考上大学就像捧了块金砖,那是真真正正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如今,大学毕业生满街跑,找工作反而更难了。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许多学校开始增设各种专业,有些专业听上去挺时髦,但学了四年,出来后发现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好工作。
扩招的另一面,是教育资源的紧张。大城市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而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虽然也扩招了,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考生人数不断增加,可是名校的名额始终有限,这也导致了如今高考的“千分差距”:顶尖学霸们为了争夺少数几个名额,依然拼尽全力,甚至在最后几分的差距上厮杀。而更多的考生,则是希望能尽量考一个稳定的大学,能拿到毕业证书。
如果恢复到1998年的招生规模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今天的1000万考生,回到1998年以前的招生规模,情况会怎样?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
假设恢复到1998年以前的录取率,只有5%-7%的考生能够上大学,那意味着1000万考生里,只有50万到70万人能进入大学。其余的900多万考生怎么办?你会看到复读班爆满,社会各界挤满了“落榜生”。
考多少分才能进大学?简单来说,分数线会直线飙升。以现在的高考状况来看,很多省份的一本线在500分上下浮动,如果录取率回到5%到7%,恐怕600分都进不了一本,700分以上才能有保障。
那真的是考生们的“末日大考”——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变成了决定命运的“生死线”。
到时候,家长们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加焦虑。现在的家长们已经习惯了“鸡娃”,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不在话下。如果录取名额紧缩,大家很可能会卷得更厉害。你想想看,1000万考生挤在一个比针尖还小的录取口上,那卷起来的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有人会问,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高考录取率那么低?这就得从教育资源的匮乏说起。那时候,全国的高校数量有限,尤其是重点大学更是少得可怜。
想上好大学,除了成绩,还得看运气。那时候有个段子流传得很广,说是两个考生同样的成绩,一个分数线上了几分,另一个只差了一分,结果前者进了名校,后者被挤得只能读大专。你说,这落差大不大?
再看今天的高考形势,虽然扩招了,但录取的标准却并没有降低。试卷难度依然在不断调整,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的高考改革,加入了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不再是单纯的分数决定一切。但就算这样,压力依然存在。
虽然录取率变了很多,大家觉得是如今学生的压力大,还是以前学生的压力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