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京太教育!

0371-56616582

来京太,赢未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高考 >高考倒计时100天! 怎样高考冲刺附各科高频考点分

高考倒计时100天! 怎样高考冲刺附各科高频考点分

来源:考生网 日期:2018-02-25

高考冲刺

数学
 

在讲专题的时候,老师会穿插一些数学思想在里面一起说,比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等,如果你的基础不牢固的话,听这块内容会感觉是在听天书。

 

在二轮复习时,同学们要抓的重点就是典型例题,老师讲过的每一道典型例题,同学们都必须整理下来,然后自己分析。分析的角度有,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本题的题眼,本题的易错点,本题的正确的解题步骤,以及举一反三。不要小看这几行字哦,做起来同学们会感觉很枯燥,但是坚持就是胜利。

 

注意: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同学们是感觉会有点轻松的,因为老师此时讲的内容已经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了,所以,多重复,是一定可以提高的。

 

2.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已经没啥了,只剩下了刷题。每天会有数不清的试卷发到你手里,老师也已经不怎么讲课了,基本上是一张试卷上只讲几道题,然后继续刷题。

 

提醒:刷题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总结。没有总结,是不会有提高的;没有总结,错的还是错,对的还是对,但是对的却不能提高做题速度,这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最后的时间,同学们一定做好总结。

 

3.最后查缺补漏

 

最后几天,建议同学们做几套高考试卷或者高质量的模拟试卷,保证手熟就好。

 

提醒:千万别扔下课本出去放松啊,卖油翁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无他,但手熟尔!”放松之后的高考考场上,你会发现很多题目会做,但是无从下手了。


2018年高考还会延续这些特点!

高考数学各章节考点考查情况

 

1.集合(必修1)与简易逻辑,复数(选修)。分值在10分左右(一两道选择题,有时达到三道),考查的重点是计算能力,集合多考查交并补运算,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复数一般考查模及分式运算。

 

2.函数(必修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导数(选修)。一般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压轴题,分值在30分左右。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扩展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以选择题、填空题为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压轴题,文科以三次函数为主,理科以含有ex ,lnx的复杂函数为主,以切线问题、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零点为设置条件,求解范围或证明结论为主。

 

3.立体几何(必修2)。分值在22分左右(两小一大),两小题以基本位置关系的判定与体积,内外截球,三视图计算为主,一大题以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夹角计算为主,试题的命制载体可能趋向于不规则几何体,但仍以“方便建系”为原则。

 

4.解析几何(必修2+选修)。必修2直线与圆的方程、选修圆锥曲线统称为解析几何,高考对解析几何的考查一般是三个小题一个大题,所占分值约30分。其规律是线性规划、直线与圆各一个小题,涉及圆锥曲线的图形、定义或简单几何性质的问题一个小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一个大题。

 

5.算法程序框图(必修3)。一道选择题,主要以循环结构为主。

 

6.概率统计(必修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分值在22分左右(两小一大),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一般一个小题,大题理科以概率统计、文科以求概率的应用题为主理科考查重点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概率计算;文科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求法为主。特别要引起注意是以“正态分布”相关内容为题材,文科卷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

 

7.三角函数(必修4)。分值在20分左右(两小一大,大题或有或无)。三角函数考题大致为以下几类:一是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即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二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与对称变换、画图与视图,与单调性、周期性和对称性、最值有关的问题;三是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命题有如下趋势:

⑴降低了对三角变形的要求,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考察.

⑵多是基础题,难度属中档偏易.

⑶强调三角函数的工具性,加强了三角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如与向量知识、三角形问题、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综合。以三角形为载体,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三角变换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

 

8.向量(必修4)。分值在10分左右,一般有一道小题的纯向量题,另外在函数、三角、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中均可能结合出题。

 

9.不等式(必修5)。选择题多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主,在解答题中中“隐蔽”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不等式涉及函数、数列、圆锥曲线等知识的考查。

 

10.数列(必修5)。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或有或无(改成小题),有时还有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分值在15分左右,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

 

11.选做题一道:二选一。内容:选修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


 

语文
 

近六年全国卷语文各板块考点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2012

全国卷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

全国卷I

《〈老子〉的年代》

①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

全国卷I

《美的奥秘》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II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5

全国卷I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艺术是什么》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

全国卷I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塞壬的歌声》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2012年到2017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

从近六年考查的篇目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

2014年,全国I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卷是史学论文;

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

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7年是社会科学类论文。

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体裁

题目

2012

全国卷

中国现代小说

老舍《马裤先生》

2013

全国卷I

外国小说

莱·巴尔莱塔(阿根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阿城《峡谷》

2014

全国卷I

中国现代小说

叶紫《古渡头》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庆邦《鞋》

2015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震云《塾师老汪》

2016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锐《锄》

 

全国卷II

外国小说

迈尔尼《战争》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贾平凹《玻璃》

赵长天《天嚣》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7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试题共4道题,25分。

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是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分值为5分;

第(2)(3)题为主观分析题,往往考查对文具体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值均为6分;

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

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II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篇

题材

2012

全国卷

《谢希德的诚与真》

中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

全国卷I

《“飞虎将军”陈纳德》

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

 

全国卷II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2014

全国卷I

《科学巨人玻尔》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全国卷II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2015

全国卷I

《朱东润自传》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将军赋采薇》

抗日爱国将领

2016

全国卷I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著名数学家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一代通儒顾炎武》

《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

《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六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从题型看,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在选材上,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I卷学术性自传文字,并辅之以“相关链接”。在设题上稳中有变,2015年全国I卷和2016年全国III的第(4)小题在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启示,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合。

 

(四)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年份

试卷

人物

出处

考点分布

2012

全国卷

萧燧

《宋史》

①理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3

全国卷I

马文升

《明史》

①理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李揆

《旧唐书》

①理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4

全国卷I

于休烈

《旧唐书》

①理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韩文

《明史》

①理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5

全国卷I

孙傅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来护儿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6

全国卷I

曾公亮

《宋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陈登云

《明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傅珪

 

谢弘微

《明史》

 

《宋书》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2012年到2017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六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和2017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2、古代诗歌阅读

年份

试卷

作者及朝代

题目

体裁

考点

2012

全国卷

晏几道(宋)

《思远人》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3

全国卷I

陆游(宋)

《鹊桥仙》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朱熹(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4

全国卷I

无名(宋)

《阮郎归》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韦庄(唐)

郭震(宋)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5

全国卷I

岑参(唐)

《发监洮将赴北庭留别》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韩偓(唐)

《残春旅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6

全国卷I

李白(唐)

《金陵望汉江》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杜甫(唐)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曹翰(宋)

 

欧阳修(宋)

《内宴奉诏作》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六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阕的词,

 

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3、名篇名句默写

 

年份

试卷

出处、作者及朝代

2012

全国卷

①《孟子·告子上》(先秦)②《师说》韩愈(唐)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

2013

全国卷I

①《观刈麦》白居易(唐)②《阿房宫赋》杜牧(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全国卷II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三峡》郦道元(北魏)③《琵琶行》白居易(唐)

2014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③《春望》杜甫(唐)

 

全国卷I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行路难》李白(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2015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使至塞上》王维(唐)③《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全国卷II

①《逍遥游》庄子(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③《赤壁》杜牧(唐)

2016

全国卷I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出师表》诸葛亮(三国)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

 

全国卷II

①《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③《阿房宫赋》杜牧(唐)

 

2017

全国卷III

全国卷I

①《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①《观沧海》欧阳修(宋)②《阿房宫赋》杜牧(唐)

近六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

 

(五)语言文字运用

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2012年后连续几年不再出现字音、字形试题,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分值为20分,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

 

从近六年高考试卷来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对象误用、望文生义、不合语境、褒贬失当等方面。

 

病句辨析题有如下特点:

一是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

二是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查重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为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六)写作

 

近六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7年“中国关键词”涵盖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空气污染、高铁、移动支付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词语。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1、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2、注重思辨能力;

2、引导个性思维;

4、凸现理性人文色彩;

5、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物理

2018年高考物理

最新政策信息&复习建议

 

建议1:基础知识要扎实,一二轮复习最关键。

建议2:思维方式要适当发散,不能仅仅局限当前的方法和思想,也应该去关心当下的前沿技术,这些往往是出题的来源。

建议3:计算能力要加强,多动手算,少拿计算器。2017新课标1卷几道题计算量较大,但题目本身难度却不大,很多学生到此都望而却步。

建议4:平时上课笔记一定要记,隐含很多高考考点与题型,譬如选择题14题、16题、19题、20题在平时上课都曾出现过类似图像或问题。


化学

 

(1)2017年与2016年难度相近,具体知识点再现率小;

(2)知识点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①都有覆盖面的题,知识点变化较大;近两年主要出现糖类蛋白质知识。

 ②5年有电化学,16中和滴定曲线分析、14年为中和滴定操作,17、15、13年为电解质溶液或溶度积分析;

每年都有周期表周期律试题,16年结合物质转化关系;

④其它题的考点是根据情况变化的,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烃衍生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或结构简式书写、实验操作,个别点完全是根据素材、命题者的思路而定。

 

所以备考2018高考的同学们要把近5年的高考题、近三年外省模拟选择题作为重点练习,要注意覆盖面的同时,适当集中对准近年考点,难度以近两年高考题为标准。


 



 


用微信扫一扫

京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