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京太教育!

0371-56616582

来京太,赢未来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艺考 >660分都不能上北大,河南考生上名校有多难?

660分都不能上北大,河南考生上名校有多难?

来源:河南高考网 日期:2017-09-20

660分都不能上北大,河南考生上名校有多难?

 

 

近日,一位今年刚上大学的远房亲戚小A(反正名字就是个代号了,叫他小A吧)来拜访爱培优内参君。

 

小A是一名学霸,高中成绩非常优秀,今年高考考了660+(理工类),在全省排150名左右。很不幸,因为小A出生在河南省,虽然后来被一所国内著名高校录取,却不是清华北大。

 

 

1.

 

据了解,今年河南省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录取人数共计455人,在全国所有省份排第二(仅次于北京),这其中,理工类约占70%。这让爱培优内参君感到十分不惑:全省150名,却考不上清华北大?


小A说道:幸亏我没报清华或北大,否则连投档线都过不了。


爱培优内参君查询相关数据,201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河南省理工类投档线分别为672分、673分,小A的确连投档线都过不了!注意,上图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计划数分别为59人、27人,与总数的455人相差甚远,下文再表。


原来,小A早已深知,注定无缘清华北大,命也!


由此可见,河南考生考取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何其难也!

 

2.


说起河南考生高考难、高考苦,全国人民都知道。如果河南省自称难度第二,绝对没有哪个省敢称第一。因此,有网友把河南省和江苏省一起,并称为高考的"地狱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江苏省的"地狱模式"主要是指考题难,而非考学难。江苏省考生总量远不及河南,却有2所"985"高校、11所"211"高校,河南的"985"高校数量为0,"211"高校仅1所!
河南省的"地狱模式"是怎样的?用几组数据来形容一下:2017年,河南有86.58万名考生,居全国所有省份第一;本科一批录取人数约7.7万人,一本录取率约8.9%,在全国省份中同样排第一(倒着数)。

 

不过,内参君需要强调的是,这8.9%的一本录取率,虽然与其他省份相比差别不太大,"含金量"却是非常低的。


十余年前,内参君参加高考时,河南省内一本院校只有两所--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其中郑州大学一志愿报考过一本线基本就能被录取,河南大学一志愿报考缺口非常大,属于调剂补录"兜底"院校。


2017年,河南省文理本科一批分数线分别为516分、484分,表面来看,考一本容易了,然而档次却降低了。

上图中可以看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录取分数已超过一本线40-80分,而河南本省的一本院校也达到14所,包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而在十多年前,这些本科二批次招生的院校,很多第一志愿都录不满。


"兜底"的重任,成功地从河南大学转移到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这些学校身上。

3.


注水的"一本率",掩盖不了河南考生考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难的事实。


仅以清华北大为例,从数据来看,清华北大两校在河南省的招生总量已经超过400人左右,而且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在八十余万考生里,清华北大的录取率约为0.05%,即万分之五。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这样的:特殊类招生占据了大部分报考名额。

 

北大清华的"特招生"主要包括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博雅/领军计划、筑梦/自强计划、自主招生,通过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三年分别有247人、303人、315人,入选了清北两校的特殊类招生。

 

其中,"特招生"名额最多的自主招生、筑梦/自强计划、博雅/领军计划,可以享受10-60分不等的降分优惠,甚至达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


需要说明的是,会有少部分学生即使享受到"特招生"优惠,最后仍出现落榜情况。


如果把"特招生"名额与清北招生总数做一个对比,则是这样的:
由于"特招生"名单早于清华北大志愿报考前公布,也就是说,在尚未正式填报志愿之前,享受两校降分优惠照顾的"特招生"资格的,约占两校录取总数的70%。


因此,便不难理解,为何会出现上文小A遇到的情况,清华北大的在河南省的计划名额远远低于总录取名额。


因此,便不难推测,如果您高考只有裸分,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招生"优惠,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何其难也!

4.


事实上,仅凭裸分上清华北大等名校越来越难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河南省,其他省份亦如此。在全国范围内,仅三成多一点的考生是仅凭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在浙江这种施行新高考改革的地方,裸分考生占比仅为一成。


伟大的心灵导师于丹曾告诫我们:既然我们无法阻止雾霾,就不去跟它较劲。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既然无法阻止裸分考名校越来越难这个事实,也不要跟它去较劲,而是应该认清趋势,迎合它!


那么,应该如何迎合这种趋势呢?内参君提出以下建议(划重点):


一定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只会做题的书呆子,一定要从高一开始,规划好你的学业方向,重点关注自主招生、博雅/领军计划、筑梦/自强计划!这三项"特招生"类别中,自主招生的要求最高,你可以以此为准则来进行规划、备考。


建议1:自主招生的定位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而不仅仅是文化课优秀或考试成绩突出,因此,务必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如果您理科特别突出,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一门竞赛(最好不要超过两门),并进行系统性训练,这其中,五大学科(数、理、化、生、信息化)认可度最高,95%以上的自主招生高校,都认可这五大奖项;如果您文科比较突出,同样会有很多竞赛适合你,例如新概念、创新作文大赛等;如果您动手能力强,对科技敏感,不妨参加"小小明天科学家"、机器人大赛之类的奖项。


建议2:在高一高二期间,如果有时间、有能力,可以将自己的实践能力,转化为论文或专利,在目前很多院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均明确提出认可专利/论文成果,这可以为自主招生加分不少。


建议3:多关注一些高校组织的夏令营,并创造机会参加。目前的夏令营主要分"院系营"和"学科营",如果是院系专业夏令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参加即可,院系有一定可能争取到资源,提供自招的资格和优惠政策。竞赛营也有部分考生可自行报名,参加夏令营,能大幅提升自主招生入选概率,部分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获得自招资格。


建议4:如果你来自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区县,没有能力参与上面的各类竞赛或夏令营,不要着急,教育部还有一份大礼专为你准备着,那就是高校专项计划。入选高校专项计划的,能获得名校20分-60分不等的降分优惠,甚至直接一本线录取。

用微信扫一扫

京太教育